伊能靜說「丈夫并不是你的醫生」,這個觀點怎麼又被頂上來了?這都是她好早以前的采訪言論了。
伊能靜大概意思是說,在上段婚姻里她還沒有把自己修煉好,伊能靜正處在安全感極其缺乏的人生階段,當時的她還處在沒有跟母親和解,沒有跟原生家庭和解,沒有跟自己和諧的階段,整個人很擰巴。
她太急于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,所以她的第一段婚姻關系非常緊繃。可惜后來的她才明白,為什麼要這樣?愛人又不是你的醫生!
他沒這個責任更沒有義務來療愈你的傷痛,來給你治病,這對他們來說,太沉重了太有壓力了,人家是來跟你談戀愛的好嗎?
可惜,伊能靜說可惜當時的她還沒有這個智慧。
伊能靜的原生家庭是怎樣的?
她和庾澄慶談戀愛的時候才18歲,剛剛成年的一個小女生,剛剛經歷完童年的顛簸可以作為一個成年人在社會上立足。
伊能靜的原生家庭是她的痛,她從小就沒在完整的家庭中呆過,家里重男輕女不說,媽媽爸爸欠下一屁股子債務,人窮又愛生,非要生一個兒子出來,于是乎伊能靜就有了眾多的姐姐妹妹。
欠債當然養不了這麼多小孩,那怎麼辦呢?伊能靜和姐姐妹妹全被送走了…姐妹們全被拆散到各個親戚家,伊能靜小時候的日子過得很苦,食不飽穿不暖,甚至不能像其它小孩一樣玩耍,養母為了圖省事,不想她亂跑就拿繩子把她拴著。
后來日子稍微好一點的時候,姐妹想要重聚,卻只找回了大姐,她們跟著媽媽去日本,繼父把伊能靜名字改了,她原名姓吳。
伊能靜的童年真的過得不好,這也導致了她后續的表演型人格,她太需要關注了,有些人的能量獲取來源就是別人的關注,離異又家庭氛圍凌亂的原生家庭,特別容易出表演型人格的人,又稱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,以夸張言行吸引注意力。
我身邊有這樣的人,她們有一個顯著特點,就是在吵架的時候會非常非常戲劇化,上演那種比電視劇還要夸張的行徑,包括傷害自己,我是指物理上的。
當然她們還有一個特點,也是大家能在伊能靜身上明顯找到的,她們的愛很飽滿很濃烈,跟她們在一起,你能感受到無比的生命力,你能感受自己綻放的活著,這也是表演型人格具備的特有吸引力,能給身邊人帶來巨大能量。
所以別再說伊能靜在裝在演戲了,她不是假裝的,她的情緒就是這麼飽滿。[尬笑]
伊能靜在自己里寫過一句情感名言,廣為流傳:
「有生之年,在我有生之年,我一定要比你多活一天。我會幫你安葬,讓你安心,不受失去的苦痛,然后我再陪伴你。」
人群里作妖的伊能靜
受盡原生家庭痛苦折磨的伊能靜,一生都在救贖自我,她也修煉成為了一個活得很豐富的人,她寫歌作詞、唱歌跳舞、出書賦詩、演戲導戲,真的五花八門樣樣都來,而且你說巧不巧,每一個領域都還被她搞了點花樣出來,各種音樂追求和文藝影視開花。
伊能靜導演的戲
前面也說過,她們這種表演型人格需要極大的關注度,就是喜歡在人群中表現自己,自己怎麼耀眼怎麼來就對了,所以看到了吧,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,喜歡被關注的另一個表現是啥?那當然是不可能閑著!表演型人格的人簡直精力十足,四處折騰,遍地開花,她們也一定要做到最好來展現自己。
于是你就看到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伊能靜,「又出來作妖了。」
這不,藝能界已經被她打通關了,她這又去搞什麼不太光彩的幺蛾子了。
她真的停不下來,當然你要說她是「貪得無厭」也好,但在我觀點里,她的活躍程度不以「錢」為指標,而是以「關注度」為指標,只要她還能蹦跶,她就要過五關斬六將,就要站在人群中間。
伊能靜的育兒觀
別忘了她是被原生家庭虐得遍體鱗傷的人,她肯定會認真琢磨育兒經,讓孩子活得健全快樂,讓孩子不再重蹈她覆轍。
她的育兒觀我是認可的,有一說一,她的育兒觀念其實還挺先進的。
大家應該知道她的兒子很有藝術天分,伊能靜在這一塊下了不少功夫,帶兒子飛來飛去看展覽,給兒子找最好的老師等等。
她在教育上面很花心思,她也會看這個老師究竟教學如何,能不能看到她兒子的閃光點,能不能夠挖掘兒子的藝術創造潛力。
雖然有錢,但是很謹慎地花,給孩子報班也很理智,交錢的時候是三節課三節課的交。
有些人會說,「那還不是有錢,我可沒錢報那麼多班,帶他去看那麼多展。」
伊能靜說「真正的天賦不需要錢,沒錢也有沒錢的培養方法。」
的確,沒錢有沒錢的培養方式,我認識一個彈鋼琴特有天賦的小姑娘,她家就是普通家庭條件,卻因為彈得特別好,一層一層被向上推薦參賽,還獲得過鋼琴家郎朗的一對一指導,這是多少有錢人也買不到的機會啊。
還有那種身邊畫畫厲害的親戚,從來也沒學過畫畫,就自己琢磨出來的,畫畫水平也頗高,國畫、油畫張手就是一副巨作。
庾澄慶和現任,圖文無關哈哈
所以重點是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,重視孩子的天賦才藝,這才是關鍵,沒被重視的孩子會白白浪費天賦的,這一點伊能靜做得沒話說吧?
兒子穿女裝被人指指點點,她是怎麼做的?全力擁抱與接納,這對塑造一個孩子自信的心境太重要了,而自信就是做事的中心軸。
關于她我可以說的話太多了,今天這篇都還沒開始怎麼就篇幅有限了,下次再聊她在感情里面的表現吧,她是一個很值得分析的人,客觀分析不洗白。